对“动作分析”进行说明。
所谓“动作分析”,就是针对“一个作业”或“一个循环的作业”,对操作者的“动作内容”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。
■1。动作分析的目的
“动作分析”的目的是确立“标准的工作方法”。
通过对操作者的“动作内容”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,从中排除不必要的动作,从而决定更少疲劳、更经济的动作顺序和组合。
■2。动作分析的方法
“动作分析”分为以下两种。
* 基本动作要素分析
* 胶片分析
分别进行说明。
■3。基本动作要素分析
如果对人类的动作进行彻底细致的分析,就会得出“18个基本动作”。
将其符号化的就是“基本动作符号”。
“基本动作分析”是指通过“基本动作分析”来分析工作,从而提高工作效率。
“基本动作符号”分为以下三种。
(1)第一类
推进工作的必要要素。
(2)第二类
有减缓第一类要素的倾向。
(3)第三类
工作没有进展的要素。
去除第三类,尽量减少第二类是很重要的。
3-1。“18”的循环符号
“18”个“基本动作符号”有以下内容。
按类别分类。

3-2。基本动作改善的方法
在“基本动作分析”中,下一步就是进行改善。
(1)分析动作,用“循环符号”总结。
(2)看“第二类”“第三类”在整体上的比例。
(3)在很多情况下,动作是徒劳的,需要改善。
(4)在“第二类”改进的例子中,我们改进了工作中“放置物品的方式”。
(5)“第三类”的改善例子。
* 灵活运用“模治工具”。
* 工作内的“配置”
* 动作的“重新排列顺序”
等等。
■4。胶片分析
“胶片分析”是将对象工作拍摄后,通过“一帧一帧”分析,明确并改善“动作”和“动作时间”的手法。
有以下两种。
(1)笔记动作分析
进行低速度摄影。
以能够理解工作内容的最慢速度拍摄,分析拍摄后的胶卷。
目的是“改善工作”。
用于分析“联合作业”和“长时间作业”。
(2)微动分析
相反,要高速度拍摄。
以高速拍摄作业,以普通的速度观察分析。
用于“单纯重复作业”中的“双手动作分析”。
■5。动作经济学原则
“动作分析”中有一个“动作经济原则”。
所谓的“动作经济原则”是指:
为了减少疲劳,增加有用的工作量,有效利用人的能量的经验法则。
也就是说,既不累又能增加产量的做法。
作为改善的思路,所以参考一下比较好。
有以下情况。
大致分为以下两类。
(1)关于身体规格的原则
(2)机械设备的原则
分别内容进行说明。
(1)关于身体使用的原则。
* 双手同时开始,尽量同时结束。
* 两只手臂的动作要向相反的对称方向移动。
* 尽量减少活动身体的范围。
* 尽量利用感性、重力、自然力等。
* 动作是连续曲线运动。
* 避免不自然的姿势和受限的动作。
* 动作要保持节奏。
* 有效地使用你的脚。
* 作业要在正常作业范围内进行。
等等。
(2)关于机器器具的原则。
* 工作区域要尽量狭小,材料和工具要按照工作顺序摆放。
* 材料的取出、送出利用重力和机械、装置。
* 工具、材料、机器、装置靠近操作者,并放在操作者前面。
* 工作台、椅子要配合操作者。
* 疲劳少的高度,形状。
* 照明,空调,温度等适当的工作环境。
* 机器、设备要有效地使用脚。
* 尽量将两个以上的工具结合在一起。
* 使用容易取下材料和零件的容器和器具。
* 机器的操作,尽量不改变身体的位置和姿势就能操作。
等等。
考虑“动作经济的原则”来考虑改善方案的话,比较容易做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