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序分析
对“工序分析”进行说明。
所谓“工序分析”,就是对材料成为产品之前的“工序”进行“分析”。
使用“工序分析符号”将“加工”和“检查”的过程图表化。
具体来说,就是调查并记录各工序的“作业内容”“使用机械”“工具”“所需时间”“搬运距离”等。
为了进行分析,需要使用“工序分析符号”。
■1。工序分析的目的
“工序分析”的目的是:
找出产品流程等“工序”的“问题点”和“改善点”。
从整体上、从大局上把握现在的生产活动,对“改善点”进行研讨。
■2。什么是工序分析符号
在“工序分析”中,将“工序”分为以下四类。
* 加工
* 搬运
* 检查
* 停滞
为了将分析结果图表化,每个都有“工序分析符号”。
对各自的内容进行说明。
(1)加工工序
指产品根据生产的目的,在物理上科学地变形、变质的状态。
就是被“加工”。
例如,“切削加工”“热处理”“组装”等。
(2)搬运
是改变产品位置的工序。
就是“搬运”“移动”产品。
如果去掉“搬运”,就是“加工”的延续。
“流程作业”。
(3)检查
是对产品的“数量”“尺寸”“质量”等规格所示的特性进行“检查”的工序。
(4)停滞
产品“加工”“搬运”“检查”都不进行,“停止”在某个地方的状态。
■3。工序分析的方法
“工序分析”在下一步进行。
(1)决定工序分析的目的。
首先要确定“工序分析”的具体目的。
例如,
* 减少整个工序的“工时”。
* 保持工序之间的“平衡”。
* 改善“布局”。
* 重新审视“搬运”。
等等。
(2)决定作为分析对象的产品。
选择有问题点的产品。
例如
* 工序生产量大的产品
* 流程顺序固定的产品
* 工时多的产品
等等。
(3)填写必要事项,将工序分为4种。
将“工序”分为“加工”“搬运”“检查”“停滞”。
使用“工序分析符号”。
在“工序分析图”上用线连接“工序分析符号”,使工序内容更容易理解。
(4)调查并填写有关工序的“时间”“数量”“运输距离”“设备”等。
(5)整理结果,制作“工序分析总结表”。
■4。工序分析的改善方法
为了从“工序分析图”中找到改善的线索,首先要制作“工序分析总结表”。
(1)工序分析总结表
“工序分析总结表”如下所示。

(2)改善点和调查项目
讨论以下“改善点”。

■5。工序分析的方法
进行“工序分析”有以下各种方法。
(1)工序分析图
(2)流线图
(3)工序路线图
(4)操作人员工序分析
(5)联合作业分析
等等。
分别对概要进行说明。
(1)工序分析图
每个工序都使用“工序分析符号”来表示作业流程。
填写“时间”“距离”等。
(2)流线图
“流线图”是指:
在工厂和机器的配置图、布局上,按照“作业流程”填写“工序分析符号”。
可以从“空间移动”的角度把握职场内产品的动向。
可以用于机器和工作台的“配置变更”、“搬运距离缩短”、“搬运方法”、“放置方法”、“装卸”的改善等。
(3)工序路线图
“工序路径图”是按照工序的顺序对零件和产品进行分析的图。
可以分析各种零件以怎样的“路径”被加工。
为了把握“各工序的相似性”“工序的逆行”“流程的状态”而进行。
(4)操作人员工序分析
“操作者工序分析”是以操作者为主体,按照操作的顺序,使用“工序分析符号”进行分析。
为了改善作业场所的“布局”“作业顺序”“作业动作”而进行。
(5)联合作业分析
“联合作业分析”将人和机器或多人共同进行的作业称为“联合作业”。
可以用时间轴分析“操作者的动作”和“机器的关系”。
这是一种调查操作者、操作者与机器的关系如何,使作业合理化的方法。
这是通过缩短“手的等待时间”和“机器的闲置时间”来实现整个工序的“时间缩短”的方法。